依據《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鋼加固法、預應力加固法、改變結構傳力加固法、外部粘鋼加固法、碳纖維布加固法等。
(一)結構加固的工作程序針對結構可靠性等級,提出結構加固方案設計。
根據結構加固方案設計進行加固設計,考慮適當的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構造措施。
(二)結構加固技術工藝詳細介紹
1、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采取增大混凝土結構或構筑物的截面面積,以提高其承載力和滿足了正常使用的一種加固方法。在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受壓區加水泥混凝土現澆層,可提高截面有效高度,擴大截面面積,從而提高構件正截面抗彎、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剛度,起到結構加固補強的作用。
在適筋范圍內,水泥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隨鋼筋面積和強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構件正截面配筋率不太高的情況發生下,增大主筋面積可有效地提高原構件正截面抗彎承載力。
2、外包鋼加固法:該結構加固技術工藝是在混凝土構件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結構膠粘貼鋼板,以提高結構承載力的一種加固方法。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增大水泥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載力的混凝土結構的加固,要求承受靜力作用的一般受彎、受拉構件,且環境溫度不大于60℃,相對濕度不大于70%,以及無化學腐蝕影響,否則應采取措施。
優點是簡單、快速、不影響結構外形,施工時對生產和生活影響較小。但是,粘鋼存在著應力滯后現象。施工時原構件的負載越大,應力滯后越多。此外,施工質量和粘結劑質量對結構加固有較大影響。
3、低壓注漿法:該方法適用于裂縫寬度在0.2~0.3mm的水泥混凝土縫修補,它是在裂縫中注入樹脂或水泥類材料,以提高其防水性及耐久性。對于未貫通的裂縫,注漿法難以將漿液注入到內部,注入壓力太大時,還有可能使裂縫寬度擴大。所以,目前多采用低壓低速注入法。
4、預應力加固法:即采用外加預應力的鋼拉桿或撐桿,對結構進行加固的方法。適用于要求提高承載力、剛度和抗裂性及加固后占用空間小的水泥混凝土承重結構。此法不宜用于處在溫度高于60℃環境下的混凝土結構,否則應進行防護處理,也不適用于水泥混凝土收縮量變大的水泥混凝土。
5、改變結構傳力途徑加固法:主要可分為兩種:
(1)增設支點法:該法是以減小結構的計算跨度和變形,提高其承載力的結構加固方法。按支承結構的受力性能分為剛性支點和彈性支點兩種。剛性支點法是通過支承構件的軸心受壓將荷載直接傳給基礎或其他承重結構的一種加固方法;彈性支點法是以支承結構的受彎或晰架作用來間接傳遞荷載的一種結構加固方法。上述方法適用于房屋凈空不受限制的大跨度結構的加固。
(2)托梁拔拄法:該法是在不拆或少拆上部結構的情況下拆除、更換、接長柱子的一種加固方法。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為有支撐托梁拔拄、無支撐托梁拔柱及雙托梁反牛腿拔柱等方案,適用于要求廠房使用功能改變,增大空間的老廠改造的結構加固,其中雙托梁反牛腿托梁拔拄,則適用于保留上柱的型鋼結構的加固。
6、外包鋼加固法:即在混凝土構件包以型鋼的加固方法。
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而又需要大幅度地提高承載力的混凝土結構的加固。當采用化學灌漿外包鋼加固時,型鋼表面溫度不應高于60℃。當環境具有腐蝕性介質時,應有可靠性的防護措施。